嗨,大家好,今天要來分享好裹物!
202205
這是今年我回台灣後,看到網路上的廣告後,
腦波弱的購買的物品。
當初是想到我有手機,相機,電腦,
他的三個尺寸剛好可以滿足我的這三樣東西。
目前使用心得也沒有什麻好不好,
就只是分享一下經驗,針對這種一頁式募資產品,
我直接以網路主打來一樣一樣說。
1.3步驟成形:
其實好裹物就是四方形,我是不知道四方形還能怎麼包裝啦,
不然3步驟成形有什麻好說嘴的?
2.超輕量材質:
覺得是蠻輕的沒錯。感覺多包這一層也沒太大負擔。
3.什麻形狀都能包:
啊不然呢?只是包的美醜,尺寸合不合,
包不包的下而已吧?
他第一代寫的是什麼都能包,
我看到的時候想說,
所以湯湯水水也能包是嗎?
4.特殊黏合:
跟魔鬼氈的原理相同,但將所有細節縮至奈米大小,
所以摸起來就沒有魔鬼氈的粗糙感。
主打耐用度高,黏合5千次都沒有黏合衰弱。
5000次這個數據到底夠不夠,
是不是應該要再提高才對?
舉例來說,如果有人拿來包手機,
一天開合次數可能就10幾20次,
也就是說,以20次來計算,
用不到一年就五千次了。
雖然我是不覺得有人會拿來包手機。
因為我一開始有包,後來覺得麻煩,
反正都貼保護貼跟裝殼了。
相機的話,一天的確有可能開合好幾次,
但也不是會每天用。5千這個測試值到底夠不夠,
其實真的是看買的人怎麼使用了。
他第二代就沒寫5000這件事了,
大概也是發現不切實際?
5.內層柔軟可以當擦拭布:
這部分,我不確定啦。
雖然內層是奈米等級的鉤環,但終究是勾環,
如果是一般的擦拭布,不會做成鉤環不是嗎?
擦電腦螢幕這種我應該會,但拿來擦鏡頭,
鏡片我就會pass了。
而且我不確定是我本身手就很粗糙還是?
我摸起來一點都沒有覺得平滑柔軟,
我覺得摸起來還是有粗糙感。
但比較起來,內層的確是有比外層軟。
6.超強黏著力:
這部分,廠商這樣講,大家這樣聽,
沒事不要亂做實驗。不然就是像廣告這樣用一些
摔了也不會怎樣的東西做試驗就好了。
因為也是要看你怎麼包覆,
而且可承重5-10公斤,也沒寫多久?
(第一代寫5-10,第二代寫6公斤)
我自己用我的單眼測試,幾秒之後,
好,我沒實際計時,包覆方式可能也跟他不同,
大概不到一分鐘,
我的單眼就呱呱墜地了!
而且講白了,買這個的用意是包覆保護,
包的時候一定是選合適的尺寸,所以整個包好好,
哪有需要讓你這樣提著提重?
正常人......應該包起來後要麼直接拿,
要麼找個東西裝,
就算的確屬實,可以重物提幾小時以上好了,
但就不是個實際可以拿來說嘴的點。
因為他手提包的方式,假設你真的那樣拿,
要是她有點鬆掉了,你一定還是會用手去撐住,
然後再度把它黏好不是嗎?
真心覺得弄成提把這樣提一點意義都沒有。
7.可水洗:
我看他網路圖片這樣,我突然以為我買的是抹布。
我自己目前是沒洗過,但防水又可以水洗?
不太確定洗過後效果會不會.....?
我覺得上述這些講完,自己好像一個酸民,XD。
不過我買的時候,其實也沒多看,
當初主要是喜歡在防水這部分,相機包了可以放在包包,
不然每次相機直接丟包包,外體真的損傷不少。
所以主要還是要看你的用途再決定是否購買。
三個尺寸感覺很貼心,但如果是想買來包手機?
我會建議貼保護貼跟裝殼就好了。
用這包手機就跟以前很熱門的手機袋一樣,
一點都不實用。以前實用是因為手機不能上網,
現在....come on!!!